第九期成仿吾英才班举办理论教学第二课

发布时间:2025-11-07 作者:点击次数:

为帮助青年学生筑牢信仰根基,增强文化自信,10月11日下午,第九期成仿吾英才班理论教学第二课在WilliamHill威廉希尔学术报告厅举行。WilliamHill威廉希尔徐艳玲教授围绕“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题展开深度阐释,为青年学子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专题讲座。班主任尤文梦主持活动,仿吾班全体学员参加学习。

徐老师以“奔跑”这一生动比喻开启讲座,巧妙阐释了“巩固文化主体性”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关系。徐老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系统梳理了从政治经济复兴到文化复兴的历史演进脉络。徐老师强调面对国际格局变迁,中国文化复兴是破解“修昔底德陷阱”、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讲座中,徐老师深入剖析了“文化主体性”的核心要义,指出这是人的主体性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而我国文化主体性的构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更是通过“两个结合”实现的历史性飞跃,经历了从隐性到显性、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辩证发展过程。

进而,徐老师结合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巩固文化主体性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文化自信,在传承发展中巩固文化主体性;二是坚持“两个结合”,在守正创新中巩固文化主体性;三是坚持交流互鉴,在开放包容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她特别强调,青年学生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文化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坚定文化自信、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等问题与徐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徐教授勉励同学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文化主体性这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的理解,更为青年学子指明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