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遴选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性、引领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旨在推动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为加强典型宣传、推广建设成果,高校思政网开设“思政精品案例专栏”,集中展示入选高校在理论武装、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国家安全教育、育人共同体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示范带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青年学生骨干的思政引领力,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illiamhill中文自2017年起实施“成仿吾英才计划”,将思政引领力摆在突出位置,遵循“骨干培养—辐射大众—实践体悟”的建设思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平台固本,全域融合,构建思政教育矩阵
根据理论授课、社会实践与调研、技术赋能、跟踪评价等模块建设了多样化学习平台,不断引导青年学生骨干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思政引领力。
理论夯基,构建教学内容资源库。依托“一班一社一学堂”,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班”是指“成仿吾英才班”,面向全校各学院选拔30名优秀学生组建“成仿吾英才班”,邀请校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和教学名师讲学。“一社”是指“成仿吾求知社”,面向全校学生选拔成员组建社团,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学堂”是指“成仿吾求真学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沙龙、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等系列活动。
实践淬能,开拓社会需求练兵场。在井冈山、遵义、延安、临沂等地区建立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注重加强与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交流合作,通过实物展示、故事讲述、情景体验等特色灵活的教学形式,开展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现场教学,并组织深入基层的社会调研,为青年学生骨干的理论认知、价值塑造、素质提升搭建了常态化实践教学平台。
云端汇智,打造技术资源共享站。搭建以微信公众号、网上精品课程等为载体的共建共享学习平台,通过虚拟实验设备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数字化教学仿真场景,打造“指尖化课堂”“沉浸式课堂”,拓展理论教学的时空与资源,多模态构建沉浸式育人格局,让青年学生骨干在理论课堂上亲身体验VR技术,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成长循迹,形成全程追踪培养库。建设成仿吾跟培英才库,通过不断完善“一年集中学习、两年连续指导、长期跟踪培养”的跟培计划,建设覆盖全体学生的“成仿吾英才库”。对于从仿吾班结业的学生,坚持在校期间导师指导不断线,毕业后对其成长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跟踪了解。成仿吾英才班定时召集往届青年学生骨干返回班级,向新一届青年学生骨干讲述自身的学习感悟、人生发展,以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机制协同,多元耦合,健全思政育人体系
建立健全“学习—指导—实践—服务”机制,打造引导青年学生骨干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高地。
理论宣传、思想武装的学习机制。牢固树立“政治能力为先”的导向,把增强青年学生骨干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第一诉求,积极探索“读本式”“主题式”“体验式”“沉浸式”“力行式”学习机制,在深学党的创新理论上用力、在细研党的创新理论上加力、在筑优党的创新理论上借力、在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上助力、在升华党的创新理论上发力,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加快填补“本领赤字”。
分类实施、双促互动的指导机制。积极发挥学校师资优势,挖掘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就业指导”等第二课堂中来。同时,还搭建了教师协同育人沟通平台,注重线上线下结合,随时随地进行知识传授、经验交流。
固本强基、激发活力的实践机制。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专业实习、课外创新等活动有机结合,协同课内外教学资源,借助校训文化品牌开设讲座、活动和课程,形成“校地融合、行思并举”的现场教学模式,打造教学、实践、网络“三课堂”联动的育人体系,促进各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格局。
担当作为、务实高效的服务机制。坚持协同育人与服务群众有机融合,累计吸纳400余位师生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通过校地联动,把思政课延伸到基层、融入到群众。同时,不断加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集供需在线对接、课程网络展示、远程可视宣讲等功能于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理论宣讲平台。
成效赋能,知行合一,彰显思政引领价值
围绕“立德—铸魂—增智—促干”构建体系化培养目标,坚持全环境育人,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彰显思政引领价值。
扣好人生扣子,筑牢立德根基。将全环境立德树人与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民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相结合,开展齐鲁好家风、红色故事、经典诵读等宣讲活动,举办书香伴成长、经典读书分享会、“青马青语”等多项阅读活动,以及“导学思政下午茶”系列活动,采取走访慰问、爱心帮扶、心理疏导等举措,促进新时代美德养成。
点亮信仰灯塔,锚定青春航向。举办专题研究读书班,引导青年学生骨干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信仰信念、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求真务实的作风,引导青年学生骨干投身基层实践,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厚植家国情怀。
练就过硬本领,赋能成长赛道。积极推动青年学生骨干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推动青年学生骨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就、经验与智慧,推动青年学生骨干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
勇当实干先锋,扛起时代担当。坚持以学促行、力行实干,推动青年学生骨干比能力、比效能,在实践中走前列、作表率。调查显示,“成仿吾英才班”青年学生骨干品学兼优,多人获得学校“榜样的力量”年度人物、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具备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人获得“挑战杯”“互联网+”“节能减排大赛”等重大赛事的特等奖、一等奖奖项。另外,在往届学员中,有85%以上青年学生骨干作为负责人组织政策宣讲、田野调查、走进基层等实践活动。

雏凤清声振玉宇,赤旌漫卷耀天衢。青年学生骨干是理想信念的擎旗者、是时代价值的播种人、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williamhill中文将继续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引导青年学生骨干在学思践悟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服务奉献中升华人生价值、在挑战磨砺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辐射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争当学习、研究、宣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先锋。